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元代〕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满芳草的平坦沙岸,夕阳渐渐西沉,远处的树木笼罩在余晖之中。那无情的小船,就停靠在桃叶渡的江头。我喝得醉醺醺的,被人搀扶着登上了木兰舟,可这满心的愁绪却怎么也抛不掉,人终究还是离去了。
那轻薄又顽劣的东风,吹得柳絮胡乱飞舞。等到明天,我又该去哪里重新寻觅那曾经吹笙游玩的旧路呢?如今,只见那小楼空空荡荡,周围碧云悠悠,红花如雨般飘落。唉,这春光已经到了最让人黯然销魂的地步啦。
注释
平沙:旷野。
将:送。
评解
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了下来。下片写别后情景。落花飞絮,东风薄劣。春光将尽,人去楼空。全词凄婉缠绵,余意不尽。
简析
《踏莎行·芳草平沙》是一首暮春送别词。词的上片写江头送别情景。扶醉登舟,人去之后,只有“愁”留了下来;下片写别后情景。落花飞絮,东风薄劣。春光将尽,人去楼空。全词凄婉缠绵,余意不尽,以明畅之笔,写哀切之思,具有非凡的艺术张力。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826篇诗文 22条名句
小重山·端午
舒頔〔元代〕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二首
真氏〔元代〕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时时佛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正宫·醉太平·落魄
钟嗣成〔元代〕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设贫咱波奶奶!
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刘九儿宗枝。郑元和当日拜为师,传留下莲花落稿子。搠竹杖绕遍莺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遮鸪词。穷不了俺风流敬思。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涤,做一个穷风月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