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朝代: 作者:黄遵宪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shān shàng sōng
ya ya lín zhōng
sōng yǒu yīn sūn zhī
fēi fǎn chú
shēng duò shí
tài shí
míng nián ā shēng
xiōng zhēng
tài xiàng huái 怀
shēn shǒu bào ér
cóng kāi
bǎi
qīn shǒu cái rào luó
wéi ér zhì shang
táng shuāng miàn xuě
wéi ér zuò zhāng huáng
luàn wéi shū tóu
jiǎo wéi nuǎn tāng
dōng shì mǎi zhī fěn
huì miàn shēng xiāng
tóu shàng pán yún
ěr hòu míng yuè dāng
hóng qún jiàng luó
shì shì ér zhuāng
chū xué
jiāo sòng yuè guāng guāng
bèi sòng
qīng xīn zhì huáng
sān suì xué
sòng ér shàng xué táng
zhī ér wèi qiè
jiè shī yán zhuāng
jiāng chū qiān sòng
wèi guī wàng
wèn xùn bǎi huí
chì bēn máng
chūn qiū duō jiā
qīn jìn tuán
shuāng shǒu qíng zhǎng zhū
bǎi kǒu bǎi chēng
jiā shí rén
zhū ài
zhū ài niáng
zhū sūn ài
yīn qún biàn 便 dài
jiāng jiān nán
lǎo rén xìng piān ài
rén xiào
lín xiàng xiào
lǎo rén ài chà
guǒ rán hǎo xiàng mào
yàn yàn lián huā
zhū bèi
jiàn háng chē
shàng shù tíng jiǎo
tōu xìn shǒu
zuó tàn què cháo
diē bài liǎng
xùn xuè pēn mǎn
pán huà lóng shé
xiōng mèi yán
xiàng jīn qián
zhēn qīng náng
gǔn jīn líng yuán
niáng ěr
yòu yào jiā cān
jīn pán kuài
guǒ wéi ér xià yān
shū qiān shǒu
xīn zhī xiàng gàn
ér dǐng
yào lǎo rén huān
ér nián jiǔ suì shí
ā bào dēng
jiàn ér bàng
sān suō
ér shēng shǔ hóu
cōng míng jiào hóu duō
chú lǎo
shí zhī
bìng yòu lǎo mào
qíng zhī jiān láo
fēng chuī ér zhǎng
jiàn ér yáo
dài ér shèng guàn shí
kàn ér néng duó biāo
nián shàng
xiàng xié zhe gōng páo
qián háng zhāng luó sǎn
hòu háng míng xiāo
zhū huā guǒ
fèn jiān tiāo
bào zhú xiǎng bèi
qián zhǐ qián shāo
shǒu pěng fēng
yún shì rén gào
sūn gòng luó bài
fén xiāng xiàng shén gào
ér jīn xìng shèng guì
suǒ liào
shì yán guǐ zhī
dìng kāi kǒu xiào
huí ér
yán ér shú
nián nián
ér chǐ 齿 jiā zhǎng
ér shì hái xīn
zhī tài shì
dàn jiù ér suǒ jiàn
èr
tài měi chū rén
lóng dōng zhǔ zhàng
hòu lái zhàng guà
shí jiàn chuí wéi zhàng
xié ér mián
niáng sāo bèi
zhǎn zhuǎn qiān yāo
yīn yīn chūn léi xiǎng
qián dēng shàng míng
chuāng jiàn yuè shàng
qiān lián lái
huān xiào shí zhǎng
suǒ xiè xiāng lín
dào guān zhǎng
měi jiāng rén
xuàn zuò guǐ mèi zhuàng
tài qiāo yīng
biàn 便 zhī shuì
shū guān
zhǒng chē lún
míng cháo ā niáng lái
fèng wéi guàn
fàn pěng pán
gēng niáng jìn
chū yíng
luó jiǎng
jiáo fèn cháng yào
zhēn zhuó gòng liàng shuǐ
ér yǒu zhī shí
jiàn shì
nián chǎng máng
nián jué shǐ 使
sān shí nián
guāng yīn xùn dàn zhǐ
jīn lái bài
ér mǎn zuǐ
ér jīn nián shí
shí jiǔ
suǒ cōng qiáng
róng yán lèi jiù
zhōu shān kàn sōng bǎi
yào xié zhàng zǒu
bài guì
wèi jiào gōng
guà zhū xiá
yóu shì suǒ shòu
xiù xuàn jǐn
xīn yuè 西 gòu
shǒu qiān hàn
shǒu zhèn páo xiù
chàng yíng shén
hóng zhān shǒu
shàng tóu hóng xiāng
zhōng jiān zhuó huáng jiǔ
qīng ruò bāo shǔ zòng
luò lián ǒu
zài qián guì
zhū sūn guì zài hòu
sēn sēn pái zhú sǔn
yáng liǔ
xīn wài céng sūn
shì dìng hūn gòu
ā duān nián shǐ guàn
zuó nián
suí xiōng qíng yāo shàn
ā shí
zhǎng liáo dāng sūn
jiē ér
qīng qīng xiù cái
liǎng míng shuí mǒu
shǎo zhě xīn zān huā
pěng shāng qián bài shǒu
bié hòu xiān
bào jiàn yòu
jiā jìn xié lái
zhī hèn jiàn
zài zuì lián
zuǒ yòu
jīn hún líng
tài fǒu
shù jìng fēng tíng
cǎo zhǎng chūn liú
shì rén jìn chī xīn
nián bài běi dòu
bǎi nián qiú
suǒ yuàn zhōng shòu 寿
wèi ér bào ēn
shì nán kāi kǒu
qiú nián
ér fèng yǎng jiǔ
ér jīn biàn 便 yǒu sūn
ài lián
ài lián shàng
lùn xián xián
shàng xiàn
xià shāng nián
jiē rén
yōu yōu zhě cāng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详情
相关作品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
展开阅读全文V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风声雨声一直不断,只是狂风暴雨暂停一时。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正指望鸡鸣天亮时局好转,可使人震惊的是帝俄竟侵占中国东北。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阴暗的日子为什么这样多,残月明亮还有几颗星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我独自站在狭小的住室里望着迷茫的夜晚,在许多酣睡的人家里又有几人觉醒?

檐铁:檐马,或铁马,用金属薄片制成,悬在屋檐下,风吹相击而发声,此处借代风声。淋铃:原指风铃声,相传唐玄宗入蜀,途中遇夜雨,闻风铃声,作《雨霖铃·伤别》。此处借代雨声。雨横风狂:狂风暴雨。 天下白:指天亮,比喻时局好转。鹅击海东青:借指帝俄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鹅,谐音俄,指帝俄。海东青,鸟名,雕的一种,产于辽东,善擒天鹅。此处借指中国东北三省。沉阴:久阴。噎噎:形容云气阴暗,比喻国势危急。残月:天将明时的月亮。晖晖:明亮,此处指星、月之光。斗室:形容住室狭小。苍茫:形容夜色迷茫。

qiān shēng yán tiě bǎi lín líng
héng fēng kuáng zàn tíng
zhèng wàng míng tiān xià bái
yòu jīng é hǎi dōng qīng
chén yīn duō
cán yuè huī huī shàng xīng
dòu shì cāng máng
wàn jiā hān shuì rén xǐng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mǎi mǎi fēng yǎo
xīn zhōng yǒu bìng méi rén zhī
yīn wéi fèn qīn qiē
shuí zhī qīn qiē zhuǎn shāng
cuī rén chū mén luàn
sòng rén bié shuǐ dōng 西
wǎn shuǐ 西 liú xiǎng
cóng jīn yǎng gèng
废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
风雅不亡由善作,光丰之后益矜奇。
文章巨蟹横行日,世变群龙见首时。
手撷芙蓉策虯驷,出门惘惘更寻谁?
fèi jūn yuè guān shū
lián piān xīn pài shī
fēng wáng yóu shàn zuò
guāng fēng zhī hòu jīn
wén zhāng xiè héng háng
shì biàn qún lóng jiàn shǒu shí
shǒu xié róng qiú
chū mén wǎng wǎng gèng xún shuí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重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
侉离:分割。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作者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如果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会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几多痛楚,这么好的河山却被列强瓜分殆尽,此种局面又怎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恨。

次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杜鹃再拜忧天泪”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丛帝也因此受到感动,变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里是作者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作者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最后一句“精卫无穷填海心”精卫,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淹死在那里,灵魂便化为精卫鸟,不停的衔来西山之木石,誓把东海填平。后来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诵读此诗,觉字字含情,句句蕴泪,作者那一腔忧国报国之情,跃然纸上。其殷殷之心,皇天可鉴。

cùn cùn shān cùn cùn jīn
kuǎ fèn liè shuí rèn
juān zài bài yōu tiān lèi
jīng wèi qióng tián hǎi xīn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V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因此,《今别离》既是乐府旧题,又反映了今人——近代人别离的意识,是当时“诗界革命”和黄遵宪“新派诗”的代表作品。

从结构上看,四诗各自独立成篇:首篇写轮船、火车载人远去;次写抵达异域后,以电报向家人报平安;三写寄相片以慰离愁;四写思妇,欲梦佳期,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眠起不同,佳期难梦。但在内在逻辑上,四诗又一线贯穿,首尾相衔,是一组小型组诗,表现了“今别离”的特点和近代人相思别离的全过程。

古、今别离的不同,首先在于别离时所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不同的交通工具所激发的离情别绪,就有快慢、浓烈、强度和类型的不同。第一首咏火车、轮船,即以古代车舟反村,以当今火车、轮船的准时、迅速,表现近代人离情别绪的突发与浓烈。全诗的核心是一组对比——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别离,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其中有发车之准时:“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有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其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故其离情,既不似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缓慢;更无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之从容,倏忽之间,人已不见,此时便只能看一个“快乘轻气冲球“(海上飞艇)的愿望而已。

既已别离,辄起相思。相思何以慰——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遂过渡到咏电报的第二首。

“朝寄”、“暮寄”,寻常家书而已。但驰书之快,迅疾如电,又与通常家书不同。其不同处有四:一非君手书;二无君默记;三无亲呢语;四经“三四译”,已难尽如人意——实是近代电报通讯的特点,以思妇的口吻道出,又贴切、自然而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有斑斑墨”以下六句,诗人竟以南朝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以斑斑墨、门前树及江南水乡常见的藕与丝,来描写与电报有关的电讯器材和电讯设施。“斑斑墨”,写的是电码;“两行树”,写的是电线杆;“中央亦有丝”,借莲藕之丝写电线中央的铜丝;“两头系”,写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两座电讯大楼。藕断丝(谐思)连,仅是谐音比喻;而电线丝却真的能传递相思之情,这比借丝之喻又进了一层。整首诗以思妇接到远行丈夫电报来驰骋想像,展开内心独白,把相思之情与电报的特点高度融合在一起,如刘燕勋所说:“结想俱匪夷所思,直入化境矣。”

别离愈久,思念愈切,慰尔相思,除电报外,还寄来照片——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遂又写照片。

古代别离,虽朝思暮想,却不能面见。经过长时间的别离,倘若“今日见君面”,则一定是夫妻重逢,“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时的通讯往来,常常是片言只语,雁字鱼书而已,感情的表现形式也仅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或“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虽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方法,却从不用在“—种相思,两处闲愁”上。近代则不同,因为出现了照相术,故能见照片上的的“君面”,虽然不是真的相逢。不过,即使把“君”的照片与自己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以便“汝我长相从”,但实际上仍隔着千山万水,别恨无穷。或者不如说,由于收到“对面不解语”的照片,反更易惹起自己一般浓浓的相思离别之情。于是,此首便由“自非梦往来,密意何由通”转入第四首。

思妇收到电报,怨无寻常并坐语,况经三四译;收到照片,恨对面不解语,仍觉忧心忡忡,自觉“密意”难通,于是寄希望于“梦”。忽然,她又想到,由于“君”与“妾”之间“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昼夜既相背,眠起即不同,“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处“举头见明月”,君处“侵晓刚披衣”。彼此既不相闻,故“魂梦难相依”。连梦也做不到一块,这比起以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思可以“梦佳期”的张九龄,以及自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来,不仅“以至思而抒通情,以新事而合旧格,质古洲茂,隐恻缠绵”,且确是咏古人未见之物,发古人未发之情,“辟古人未曾有之境”(陈三立语)。

这组诗的佳处,自然还不止以上所说,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歌修养,将新事物成功地溶入古典诗歌的氛围中,也是本诗的特点之一。不过,那些弥漫着古色古香的诗句,在本诗中只起着“旧瓶”的作用,未能与其所装的“新酒”媲美,所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bié cháng zhuǎn lún
wàn zhōu
yǎn jiàn shuāng lún chí
zēng zhōng xīn yōu
yǒu shān chuān
yǒu chē zhōu
chē zhōu zǎi bié
háng zhǐ yóu yóu
jīn zhōu chē
bìng shēng chóu
míng zhī jǐng
shāo chóu miù
zhōng shēng shí
qǐng shǎo liú
suī yǒu wàn jūn tuó
dòng rào zhǐ róu
tóu fēng
wèi shí yóu
sòng zhě wèi fǎn
jūn zài tiān jìn tóu
wàng yǐng shū jiàn
yān yǎo yōu yōu
guī dìng liú zhì
suǒ yuàn jūn guī shí
kuài chéng qīng qiú
cháo píng ān
xiàng
chí shū xùn
别离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

展开阅读全文V

大块:指地。混沌:指天地未分时的状态。浑浑:大。大圜:天。隶首:传说是黄帝的史官。羲轩:伏羲、轩辕。书契:文字。契,原指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剽盗:抄袭。剽,抢劫。从:聚。愆:过失。黄土同抟人:都是黄土做的人。流离:即玻璃。燕:烧。端溪砚:广东肇庆端溪所产的名砚。薛涛笺:唐时薛涛喜欢用松花笺,嫌其篇幅大,让匠人裁小,称薛涛笺。斓斑:色彩错杂,形容古物的年代久远。

kuài záo hún dùn
hún hún xuán huán
shǒu néng suàn
zhī yǒu wàn nián
xuān zào shū
jīn shǐ suì qiān
shì hòu rén
ruò sān dài xiān
hǎo zūn
zhǐ yán
liù jīng suǒ
gǎn shī piān
rén zāo
jiàn zhī kǒu liú xián
yán 沿 gān piāo dào
wàng zào cóng zuì qiān
huáng tóng tuán rén
jīn xián
jīn
duàn dài qián
míng chuāng chǎng liú
gāo zhēng xiāng yān
zuǒ chén duān yàn
yòu liè xuē tāo jiān
shǒu xiě kǒu
néng qiān
jīn liú
ruò dēng jiǎn biān
qiān nián hòu
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
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
斜纹黑普罗,杂俎红毡竓,
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
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
墨床与侏张,相见辄握手。
指...
展开阅读全文V
zhòng rén ěr wài
zhòng gān yán yòu
nóng 绿 zhuó chá
qiǎn niàng huā jiǔ
xié wén hēi luó
hóng zhān háo
suǒ xiè dào chāi chuàn
gòng mèi
shàng shì diāo lóng
xià fǎng 访 shì gǒu
chuáng zhū zhāng
xiàng jiàn zhé shǒu
zhǐ
shì mǒu tuō zhuǎn shòu
huái 怀 shàng huā míng
chū qǐng shuí mǒu
zhī jūn yǒu yīn
zhī jūn yǒu shēng jiù
lài jūn qiè
dǎng dìng shǒu
dīng níng dīng níng xìng rán fǒu
更多关于黄遵宪的古诗>>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热门搜索:苹果迅雷下载明星美女图片两性关系视频杨幂性感明星身价排行榜2020性感内裤两性健康问答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