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带着短剑到处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净的秋水深又深。在雄伟的岳阳楼上,眺望万顷粼粼波光,迎着西风敞开衣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用不着带酒登上高楼,问你有酒又与谁共斟?人世间的事不停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jīn)。
袖剑:袖内所藏短剑。飞吟:到处歌吟。洞庭青草:皆湖名,二湖相通,连成一片,在今湖南省岳阳县。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披襟:解开衣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zhēn)?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携酒登临:带着酒来登高临远。变:变化。
这是一首登临遣怀之作。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词人浪迹南北,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共通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并使词篇笼罩在豪迈飘逸的仙气中。“洞庭青草,秋水深深”,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词人只用“深深”二字,便轻轻描绘出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卉渐衰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词人的苍凉胸怀相表里。“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专述涵纳深邃,此句特表醉人美色,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用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形象衬托词人的登楼豪情。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词人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用不须携酒引出无人与共,感情凝滞曲折,章法也开始摇曳回荡。这首词上片写无边美景、惬然游情,下片叹人间多变、国事衰微,过片处直说此番登临不能尽兴,这有异于上片,可谓“能发起别意”。但词人写楼、写湖只是为了抒发兴废之叹,因而无人共饮几句正好把普通的登山临水引入创作“原意”。“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揭破主题。词人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不但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就是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欺凌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上层人士或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似乎无人共饮词人之酒。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词人属意的所在,而正因为这个“变”字,词人也才由湖光山色联想到国家民族,进而感物伤怀。
这首词一开始情调昂扬,颇有为眼前景所陶醉的意思,进入下片以后,先用无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后以人间变尽点破忧国主题,有如千斛浓愁凝聚笔端。题旨虽在表现词人的深广忧虑,但篇中不仅毫无局促窘迫的影子。相反,还能把执著的爱国热情同超脱的仙风逸气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词中的情绪虽然一再变化,但意脉始终不断,再加上流畅奔放的语句,天真自然的措词,形成了豪健轻快的特殊风格。
xiù
袖
jiàn
剑
fēi
飞
yín
吟
。
。
dòng
洞
tíng
庭
qīng
青
cǎo
草
,
,
qiū
秋
shuǐ
水
shēn
深
shēn
深
。
。
wàn
万
qǐng
顷
bō
波
guāng
光
,
,
yuè
岳
yáng
阳
lóu
楼
shàng
上
,
,
yī
一
kuài
快
pī
披
jīn
襟
。
。
bù
不
xū
须
xié
携
jiǔ
酒
dēng
登
lín
临
。
。
wèn
问
yǒu
有
jiǔ
酒
、
、
hé
何
rén
人
gòng
共
zhēn
斟
?
?
biàn
变
jìn
尽
rén
人
jiān
间
,
,
jūn
君
shān
山
yī
一
diǎn
点
,
,
zì
自
gǔ
古
rú
如
jīn
今
。
。
p
p
s
s
t
t
y
y
l
l
e
e
=
=
"
"
f
f
o
o
n
n
t
t
-
-
f
f
a
a
m
m
i
i
l
l
y
y
:
:
-
-
a
a
p
p
p
p
l
l
e
e
-
-
s
s
y
y
s
s
t
t
e
e
m
m
,
,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N
N
e
e
u
u
e
e
'
'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
,
'
'
N
N
i
i
m
m
b
b
u
u
s
s
S
S
a
a
n
n
s
s
L
L
'
'
,
,
A
A
r
r
i
i
a
a
l
l
,
,
'
'
L
L
i
i
b
b
e
e
r
r
a
a
t
t
i
i
o
o
n
n
S
S
a
a
n
n
s
s
'
'
,
,
'
'
P
P
i
i
n
n
g
g
F
F
a
a
n
n
g
g
S
S
C
C
'
'
,
,
'
'
H
H
i
i
r
r
a
a
g
g
i
i
n
n
o
o
S
S
a
a
n
n
s
s
G
G
B
B
'
'
,
,
'
'
S
S
o
o
u
u
r
r
c
c
e
e
H
H
a
a
n
n
S
S
a
a
n
n
s
s
C
C
N
N
'
'
,
,
'
'
S
S
o
o
u
u
r
r
c
c
e
e
H
H
a
a
n
n
S
S
a
a
n
n
s
s
S
S
C
C
'
'
,
,
'
'
M
M
i
i
c
c
r
r
o
o
s
s
o
o
f
f
t
t
Y
Y
a
a
H
H
e
e
i
i
'
'
,
,
'
'
W
W
e
e
n
n
q
q
u
u
a
a
n
n
y
y
i
i
M
M
i
i
c
c
r
r
o
o
H
H
e
e
i
i
'
'
,
,
'
'
W
W
e
e
n
n
Q
Q
u
u
a
a
n
n
Y
Y
i
i
Z
Z
e
e
n
n
H
H
e
e
i
i
'
'
,
,
'
'
S
S
T
T
H
H
e
e
i
i
t
t
i
i
'
'
,
,
S
S
i
i
m
m
H
H
e
e
i
i
,
,
'
'
W
W
e
e
n
n
Q
Q
u
u
a
a
n
n
Y
Y
i
i
Z
Z
e
e
n
n
H
H
e
e
i
i
S
S
h
h
a
a
r
r
p
p
'
'
,
,
s
s
a
a
n
n
s
s
-
-
s
s
e
e
r
r
i
i
f
f
;
;
m
m
a
a
r
r
g
g
i
i
n
n
:
:
0
0
p
p
x
x
;
;
p
p
a
a
d
d
d
d
i
i
n
n
g
g
:
:
0
0
p
p
x
x
;
;
f
f
o
o
n
n
t
t
-
-
s
s
i
i
z
z
e
e
:
:
1
1
7
7
p
p
x
x
;
;
t
t
e
e
x
x
t
t
-
-
a
a
l
l
i
i
g
g
n
n
:
:
c
c
e
e
n
n
t
t
e
e
r
r
;
;
t
t
e
e
x
x
t
t
-
-
i
i
n
n
d
d
e
e
n
n
t
t
:
:
2
2
5
5
.
.
5
5
p
p
x
x
;
;
b
b
a
a
c
c
k
k
g
g
r
r
o
o
u
u
n
n
d
d
-
-
c
c
o
o
l
l
o
o
r
r
:
:
#
#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