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浙江秋,吴山夜。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
寒雁来,芙蓉谢。
北雁南来,荷花凋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浙江秋,吴山夜。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yàn)来,芙蓉谢。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今宵(xiāo)醉也,明朝去也,雨奈(nài)些些(sā)。
雨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语尾助词。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兹游太奇绝,我亦壮君侯。春风殷地悲啸,笳鼓万貔貅。
平昔心胸吞著,八九江南云梦,今上岳阳楼。尊酒浣尘土,山雨战青油。
竟陵客,又挟病,入西州。惟余与汝湍水,东决则东流。
遥想凝香画戟,谈笑兜鍪昼息,莫赋大刀头。麟阁看他日,居右有人不。
面势林塘,紧横睫、觚棱如削。还更比、城南韦杜,去天盈握。
便有名园能甲乙,他山峛崺先尊岳。甚一花一石,总都将平泉学。
虽鬓发,流光觉。浑未厌,明来数。有庆云善谱,新声天乐。
正乐关弓鸿鹄至,可知弃屣麒麟阁。只北山逋客负尘缨,沧浪濯。
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遇后更无春。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扫人。
濒江不可禾,岁惟葭苇茁。青林无端倪,永与江水匹。
由为薪蒸时,责以租赋出。园人诚贪夫,苞苴黄金镒。
暮夜钻权倖,入牒妻子质。输课或未偿,投之良不恤。
他家皆办为,得者皆富室。秋风霜露落,百谷时已实。
处处佣千夫,豚酒健力铚。稛载向城市,官外私羡溢。
遗笴狼藉陈,入者必见叱。或因取束缊,随以盗采律。
春风将新萌,剪伐未十七。下策付一炬,炎火赤天日。
坐视煨烬空,不丐民贫疾。因推是为心,可见无仁术。
周官衡虞置,为法未尔密。亦已开利源,千年谁能窒。